英伟达H20出口遇坎,不讲武德能否赢得AI战争

近日,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突然宣布,H20人工智能芯片出口中国将“无限期”需要征得美国政府许可。在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定制这款严格符合美国出口规定的芯片,并因为赞助百万美元而出席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海湖庄园晚宴之后,美媒普遍认为H20出口中国不会受阻,不料美高层的反复无常及其对国际贸易秩序的随意破坏,再次令市场大跌眼镜。

5月3日,据台湾《工商时报》报道,针对此项突发变故,英伟达正加紧开发另一款符合美国出口规定的人工智能(AI)芯片,以继续保住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。

实际上,大国AI博弈正在进入新阶段:早已从技术、成本之争,演化为场景需求、落地应用、基础设施、供应链和生态建设的综合性明牌博弈,硬件、算力固然重要,但改变不了中国AI崛起的大趋势,因为中国有非常明显的三大压倒性优势:

巨大场景优势。技术必须通过产业场景“最后一公里”应用落地,才能释放出真正的威力。中国具有面广纵深、极其发达的产业场景,仅制造业就拥有31个大类、179个中类和609个小类,是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、产业体系最完整的;同时,依托全球第一的互联网普及率,中国用户对创新产品和服务接受度很高,截至2024年6月,仅生成式人工智能单一领域用户已达2.3亿人,场景和需求的交互协同、用户付费意愿的持续攀升,都为中国人工智能突破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。

巨大体制优势。以中国5G弯道超车为例,美国运营商考虑短期ROI、不愿投入基站建设相比,中国在顶层设计高度重视、推动之下,截至今年3月,已累计建成5G基站439.5万个。回到人工智能发展的“三驾马车”——算力、算法和数据,从“东数西算”基础设施布局,到强链补链前瞻战略,从3.6万亿元的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,到国家数据局的挂牌成立,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早已推动中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跑出加速度。

巨大生态优势。一个人走也许走得很快,但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远。从2023年中国领导人率先提出《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》,到202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中国主提、140多国联署的《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》,再到中国和赞比亚共同成功举办“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之友小组”首次会议,埃及、巴基斯坦、巴西、美国、法国、英国等80个国家派员参会,充分彰显了中方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治理的大国风范和全球凝聚力。

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发展是全球共同面对的时代议题,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何为技术向善的应有之义?时间自会给出跨越周期的答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3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